上下肢主被動運動評估訓練儀
定義:
上下肢主被動運動評估訓練儀是一種集評估、治療、訓練于一體的智能化康復醫療器械。它主要利用電機驅動,通過特定的機械結構(如連桿、滑軌、把手/腳踏板),輔助或帶動患者的上肢(手臂、手)和/或下肢(腿部、腳)進行周期性、可控制的關節運動。其核心特點是融合了被動運動、助力運動、主動運動模式,并能實時監測和量化運動過程中的各項生物力學參數。
核心功能:
被動運動模式:
功能: 由設備電機完全驅動患者的肢體進行運動,患者無需主動用力。
目的: 適用于肌力極低(0-1級)、意識不清、術后早期、痙攣嚴重的患者。預防關節攣縮和僵硬,維持關節活動范圍,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為后續主動訓練做準備。
特點: 可設定運動速度、活動范圍、持續時間。
助力/主動運動模式:
功能: 在患者嘗試主動運動時,設備提供必要的輔助力量,幫助患者完成動作。當患者肌力逐漸增強,可逐漸減少助力,最終過渡到完全主動抗阻訓練。
目的: 誘發和增強肌力,促進神經肌肉功能重建,提高肢體協調性和控制能力。
特點: 設備能感知患者的微弱發力并提供智能化的助力;可設定目標助力水平或阻力水平。
抗阻運動模式:
功能: 患者主動對抗設備設定的阻力進行運動。
目的: 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進行肌力強化訓練。
特點: 可精確設定不同等級的阻力(等速、等張或可調阻尼模式)。
運動功能評估:
關節活動范圍: 測量各關節能達到的最大屈伸、外展內收等角度。
肌力: 測量主動運動時產生的最大力矩、平均力矩等。
肌耐力: 測量在特定負荷下持續運動的能力或重復次數。
痙攣程度: 通過測量被動運動時的阻力變化來評估肌肉張力。
運動協調性/對稱性: 對于雙側訓練的儀器,可評估左右側運動的協調性和力量對稱性。
疲勞度: 分析力量輸出隨時間下降的情況。
功能: 設備內置傳感器(如力矩傳感器、角度編碼器、位置傳感器)能實時、客觀地測量并記錄運動過程中的多項參數:
目的: 提供客觀、量化的數據,用于診斷、制定康復計劃、跟蹤康復進展、評估療效。
主要組成部分:
主機/控制臺: 包含核心電機、控制系統、數據處理單元。通常配備觸摸屏或控制面板。
機械臂/運動機構: 連接主機,傳遞動力到肢體。上肢通常有手臂托、手柄;下肢有腿托、腳踏板。設計需符合人體工學,允許肩、肘、腕、髖、膝、踝等關節進行單關節或多關節的復合運動。
固定裝置: 座椅或床體,用于穩定患者軀干,確保運動安全有效。
傳感器系統: 集成在運動機構中,用于實時采集運動數據(角度、位置、速度、力矩)。
軟件系統:
控制運動模式、參數設定。
實時顯示運動曲線(角度-時間、力矩-角度、力量-時間等)。
存儲、分析評估數據,生成評估報告。
提供訓練方案庫、游戲化訓練界面(生物反饋),提高患者參與度。
安全保護裝置: 急停按鈕、過載保護、運動范圍限位等,確保患者安全。
應用范圍(適應癥):
神經系統疾病康復: 腦卒中(中風)后偏癱、脊髓損傷、腦外傷、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周圍神經損傷等導致的肢體運動功能障礙、肌無力、痙攣。
骨關節疾病及術后康復: 骨折術后、關節置換術后(髖、膝、肩等)、關節炎、韌帶損傷術后、關節僵硬、肌肉萎縮。
重癥監護病房: 長期臥床患者預防深靜脈血栓、肌肉萎縮和關節攣縮。
老年康復: 改善老年人肢體功能,預防失能。
運動損傷康復: 恢復關節活動度和肌力。
兒童康復: 腦癱等導致的運動發育遲緩。
技術特點與發展趨勢:
智能化: 基于評估結果的個性化訓練方案推薦,自適應控制技術(根據患者實時表現調整助力/阻力)。
生物反饋: 將運動參數(如力量、角度)轉化為視覺或聽覺信號,幫助患者更好地感知和控制自己的運動。
虛擬現實/游戲化: 結合VR或互動游戲場景,增加訓練的趣味性和動機,提高依從性。
遠程康復: 數據傳輸至云端,醫生可遠程監控訓練情況并調整方案。
模塊化設計: 一臺主機可搭配不同上肢或下肢訓練模塊,提高設備利用率。
精準量化: 更高精度的傳感器和算法,提供更可靠的評估數據。
輕量化與人機交互優化: 設備更輕便,佩戴更舒適,操作更便捷。
優勢:
客觀量化評估: 提供傳統手法評估難以獲得的精確、可重復的客觀數據。
早期介入: 即使在患者無法主動運動時,即可開始被動訓練,預防并發癥。
訓練效率高: 可進行高強度、重復性、標準化的訓練。
提高患者積極性: 游戲化和生物反饋設計增強患者參與感和動力。
減輕治療師負擔: 自動化完成部分重復性訓練任務,讓治療師更專注于制定方案和指導。
安全可控: 參數設定精確,安全保護完善。
局限性:
成本較高: 設備購置和維護費用相對昂貴。
需要一定空間: 設備體積通常較大。
部分功能依賴主動配合: 主動和助力模式需要患者有一定的理解和配合能力。
無法完全替代治療師: 需要專業人員進行評估、方案制定和指導監督,尤其對于復雜病例和功能訓練。
對嚴重攣縮或畸形患者可能受限: 需要根據個體情況調整使用。
總結:
上下肢主被動運動評估訓練儀是現代康復醫學中重要的技術工具。它通過融合被動、助力、主動運動模式和精確的量化評估功能,為因神經系統、骨科等疾病導致肢體功能障礙的患者提供了早期、高效、安全、客觀的康復手段。其智能化、游戲化、遠程化的發展趨勢將進一步推動精準康復和居家康復的實現。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