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義
便攜式干式生化免疫分析儀是一種集成了生化分析和免疫分析功能的小型化、一體化、即時檢驗設備。它采用干化學技術或干式免疫層析/熒光技術,將試劑預先固相化在特殊的載體(如試紙條、試劑碟、試劑卡)上,用戶只需將微量樣本(通常是全血、血清、血漿或尿液)直接加到載體上,儀器即可自動完成樣本與試劑的反應、信號檢測和結果計算,并在短時間內(通常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給出定量或半定量結果。其最大特點是便攜、操作簡單、快速、無需復雜樣本前處理。
2. 核心工作原理
干式試劑載體: 核心是預先制備好的試劑載體。
生化檢測: 常使用多層膜技術(如濾血層、擴散層、反應層、支持層)。樣本滲透過各層,在反應層發生特定的酶促反應或化學反應,產生顏色、熒光或電化學信號變化。
免疫檢測: 常采用免疫層析(膠體金、熒光微球)或微流控技術。樣本在載體上流動,與標記抗體/抗原結合,通過夾心法、競爭法等形成復合物,在檢測線/質控線顯色或產生熒光信號。
樣本加載: 用戶將少量樣本(如指尖血、靜脈血、尿液)滴加到或吸入載體指定的加樣區。
自動化反應: 樣本在載體內部通過毛細作用、重力或微泵驅動流動,與干化的試劑接觸并發生反應。
信號檢測:
生化: 儀器內置光源和光電檢測器,測量反應后特定波長下的反射光強度(比色法)或熒光強度的變化。
免疫: 對于熒光免疫層析,儀器用特定波長的光激發熒光標記物,測量熒光強度;對于膠體金層析,可能測量反射光或透射光強度。
數據處理與輸出: 儀器內置微處理器,根據檢測到的信號強度,結合內置的標準曲線或算法,自動計算出樣本中待測物的濃度或活性,并將結果(數值、單位)顯示在屏幕上,部分儀器可打印或無線傳輸數據。
3. 核心特點
便攜性: 體積小、重量輕(可手持或裝入小型手提箱),內置電池供電,非常適合移動醫療、床旁檢測、基層醫療機構、急診、野外作業、家庭監測等場景。
操作簡便: “樣本進,結果出”模式,操作步驟少(通常僅需加樣),對操作人員技術要求低,無需專業實驗室背景。
快速: 檢測時間短,通常在幾分鐘到十幾分鐘內即可獲得結果,顯著縮短了診斷和決策時間(TAT)。
微量樣本: 所需樣本量少(通常幾十微升全血即可),減少患者痛苦(尤其兒童、老人),方便重復檢測。
無需復雜前處理: 直接使用全血(部分型號)、血清、血漿或尿液,無需離心、稀釋等復雜前處理步驟。
干式試劑: 試劑預先干燥固定在載體上,穩定性好(有效期長),無需冷藏(或僅需常溫保存),避免了液體試劑的配置、儲存和廢液處理問題。
一體化: 將樣本處理、反應、檢測、讀數集成在一個小型儀器內。
多項目檢測: 單臺儀器通常可支持多種不同的測試卡/盤,覆蓋常見生化指標(如血糖、血脂、肝腎功能、電解質、心肌標志物)和免疫指標(如感染標志物、炎癥標志物、心臟標志物、激素、毒品、特定蛋白等)。
定量/半定量結果: 提供相對準確的數值結果(定量)或等級范圍(半定量),優于僅提供“陰/陽”性的定性試紙。
4. 主要應用場景
基層醫療機構: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診所,提供基礎的生化免疫檢測能力,彌補實驗室資源不足。
急診科/ICU/手術室: 快速評估危急值(如心肌酶、血氣電解質、腎功能、感染指標),指導緊急救治。
床旁檢測: 直接在患者床邊進行檢測,實現“Test at the patient’s side”。
移動醫療/出診: 醫生出診、救護車轉運、救災現場、偏遠地區巡診。
體檢中心/健康管理: 快速篩查(如血脂、血糖、肝功能)。
寵物醫療: 獸醫診所進行動物生化免疫檢測。
特定場所篩查: 戒毒所、運動隊(毒品檢測)、出入境檢疫(傳染病快速篩查)。
家庭健康監測(部分項目): 如血糖、血脂(需專業指導)。
5. 關鍵技術
干化學多層膜技術: 精密涂布和層壓工藝,確保樣本均勻擴散和反應可控。
免疫層析/熒光微球標記技術: 高靈敏度、高特異性的抗體/抗原制備與標記。
微流控技術(部分高端設備): 精確控制微量流體在微小通道內的流動和混合。
高精度光學/電化學檢測系統: 小型化、低功耗、高信噪比的光源和檢測器。
嵌入式軟件與算法: 信號處理、標準曲線擬合、質量控制、結果計算與顯示。
試劑載體(卡/盤/條)設計與制造: 保證反應穩定性、批次間一致性和易于操作。
6. 優勢
即時性: 顯著縮短報告時間,加速臨床決策。
可及性: 將檢測能力延伸到缺乏中心實驗室的地方。
便捷性: 操作簡單,節省人力,降低實驗室空間和基礎設施要求。
樣本友好: 微量、少創傷(尤其可用指尖血)。
試劑穩定: 易于儲存和運輸。
降低綜合成本(在某些場景): 考慮人力、時間、樣本轉運、中心實驗室運行成本后,在特定場景下具有成本效益。
7. 局限性與注意事項
檢測菜單限制: 相比大型自動化分析儀,可檢測項目數量有限,復雜項目(如某些特殊激素、分子檢測)通常無法進行。
通量較低: 一次通常只能測試一個或少數幾個樣本(一個測試卡/盤),不適合大批量樣本檢測。
精密度與準確度: 雖然不斷改進,但整體精密度和準確度可能略低于大型中心實驗室自動化儀器,尤其對于極低或極高濃度的樣本。需要定期校準和質量控制。
成本: 單個測試的成本通常高于大型自動化儀器上的批量檢測成本。
干擾因素: 樣本狀態(如溶血、脂血、黃疸)和環境因素(溫度、濕度)可能對結果產生更大影響,需注意操作規范。
結果解讀: 結果仍需由專業醫護人員結合臨床情況解讀,不能完全替代全面的實驗室診斷。
質控要求: 必須嚴格執行儀器和試劑的質量控制程序,確保結果可靠。
8. 發展趨勢
菜單擴展: 開發更多、更復雜的檢測項目(如更全面的心肌標志物組合、特定腫瘤標志物、炎癥因子譜)。
性能提升: 不斷提高檢測的靈敏度、特異性、精密度和準確度,縮小與中心實驗室的差距。
智能化: 集成更多智能功能,如自動質控、結果審核提示、與電子病歷系統/醫院信息系統的無線連接、遠程維護與技術支持。
微流控與芯片技術: 更廣泛地應用微流控技術,實現更復雜的多步反應和多重檢測。
多技術融合: 結合分子診斷(如等溫擴增)進行更快速的病原體核酸檢測。
連接性與數據管理: 更強的云連接能力,實現數據云端存儲、分析、共享和遠程診斷支持。
小型化與成本優化: 設備進一步小型化、輕量化,同時降低儀器和耗材成本。
總結
便攜式干式生化免疫分析儀是POCT領域的重要工具,它通過創新的干式試劑技術和一體化設計,將生化與免疫檢測能力高度濃縮到便攜設備中,實現了“隨時隨地”的快速檢測。它在提升基層醫療能力、加速急診決策、方便床旁監測、支持移動醫療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盡管在檢測項目、通量和絕對精度上存在局限,但其即時性、便捷性和可及性的優勢使其在現代醫療體系中占據獨特且日益重要的地位。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其性能和應用范圍將不斷拓展。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