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1日,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主辦,清華大學醫學院協辦,動脈網、一方健康谷承辦,中共北京市通州區委組織部、中關村通州園管委會、通州區經濟和信息化局、通州區科學技術委員會、通州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州區投資促進中心、通州區漷縣鎮人民政府、通州區永順鎮人民政府、通州區宋莊鎮人民政府支持的?。玻埃玻辰】抵袊a業領袖論壇在北京通州成功舉辦。
來自大健康領域超60位院士、專家、企業家、投資人齊聚通州,圍繞前沿科技與醫療健康的創新融合、生物技術與智慧醫療產業發展等內容,共享共探大健康產業新格局與新發展。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黨委書記、清華五道口校友會會長顧良飛,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祁海,北京市通州區副區長喬林智出席并發表致辭。北京市通州區區委副書記、代區長鄭皓,通州區區長助理、政府特聘專家林巍,清華大學醫學學科帶頭人、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黃天蔭,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黨委委員、院長助理、副教授劉碧波出席論壇。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黨委書記、清華五道口校友會會長顧良飛對論壇的順利召開表示衷心祝賀。他希望學院能夠依托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項目,積極參與推動通州金融、科技和產業創新發展,更好地服務北京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祁海首先對出席論壇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的召開,將鏈接醫療科技相關的政產學研醫投等核心資源,共同探討如何推動科研成果快速產業化。清華大學醫學院愿與社會各界一起,共同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偉大事業。
北京市通州區副區長喬林智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的舉辦吹響了副中心“產學研醫”深度融合創新的號角,他希望以此為契機,扎實建設通州區醫療健康產業生態體系,著力打造標桿示范項目,大幅提升副中心醫藥健康產業的競爭能級,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最后他預祝論壇圓滿成功。
本次論壇匯聚眾多大咖嘉賓,多視角廣維度的分享與探討前沿科技賦能下的大健康產業發展軌跡與未來趨勢。
在上午舉行的主論壇上,清華大學醫學學科帶頭人、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黃天蔭進行了主題為《Healthcare?。茫瑁幔欤欤澹睿纾澹蟆。椋睢。茫瑁椋睿帷。。校澹颍螅铮睿幔臁。希猓螅澹颍觯幔簦椋铮睢。幔睿洹。桑睿簦澹颍睿幔簦椋铮睿幔臁。校澹颍螅穑澹悖簦椋觯澹蟆≈袊t療衛生面臨的挑戰——個人觀察與國際視角》的開場分享。他從中國醫療健康目前及未來將要面臨的挑戰出發,分享了模式改革、體系革新、醫療創新、人才培養等諸多思考。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陳潤生在《大數據、精準醫學和人工智能》的主題演講中,分享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究的前沿進展,他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是深刻的結構的依賴的,在未來的發展將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蔣田仔在《數字化時代的腦健康與智慧醫療》的主題分享中簡單介紹了關于人工智能發展與醫療健康之間的融合方式,他總結道:“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一條路徑,但不是唯一途徑?!?/p>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則帶來了《腦科學+AI+智能超算的前沿科研和產業轉化》的主題演講。他認為人工智能與人的關系應該是:人的大腦是非常有創新型的思考,讓大腦做創新性的思想,其它雜事讓人工智能來做,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帶動其它科學前進。
從全球視角出發,華潤生物醫藥首席戰略官楊建國分享了《生物藥研發進展》。他從創新藥的發展歷程、熱門賽道、前沿進展、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了分享,最后他總結道:“AI在各個板塊里邊都應該整合起來,AI在生物制藥里面有很大的前景”。
圓桌對話環節,在深圳埃格林醫藥董事長、前FDA高級審評官杜濤主持下,甘李藥業研發副總、董事陳偉,清華大學醫學院臨床試驗中心執行主任陳曉媛,藥明康德戰略投資部顧問黎健,普華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沈琴華,北京靈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蕾共同圍繞《立足中國,面向全球:創新藥研發的中國方案》這一主題進行分享與探討。產研投各方觀點碰撞出精彩火花,“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結合越來越緊密,而且越來越前端?!薄霸谧鰟撔滤幍倪^程中,特別強調差異化,一定要做出自己的特點和亮點來,如果你很卷的話,你也會有一個領先性?!钡冉鹁漕l出。
《智慧+新時代,智慧醫療的全球觀》主題圓桌對話同樣精彩。在君聯資本聯席首席投資官董事總經理王俊峰的主持下,北京市春立正達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史春生、IBM大中華區醫療和生命科學行業總經理,IBM發明大師李少春、同心智醫創始人兼CEO劉偉奇、京東方健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王東媛從智慧醫療在應用與支付端的挑戰、全球趨勢動態等視角出發,解析了智慧醫療的臨床應用、技術突破、商業化應用等發展與趨勢。
聚焦前沿科技與創新研發的雙向賦能 為生物技術在大健康領域拓展新空間
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與突破,孕育著未來人類生命科學的新動能。那么生物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有哪些前沿進展與創新研發?未來還有哪些新空間?生物技術與人工智能兩大前沿科學技術如何創新共融、升級發展?
在由泛生子基因首席運營官雷麗主持的“生物技術產業發展論壇”上,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副院長李海濤分享了自己對新藥研發的洞察,他認為表觀遺傳因子及其功能的發現,為新型藥物的研發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空間。清華大學醫學院講席教授傅陽心分享了他的團隊的研究發現:干擾素不僅可以幫助抗原提純,還可以活化抗原提純細胞,從而大幅提升疫苗效果,并由此衍生出最新型的蛋白疫苗設計理念。北京大學人民醫院I期臨床試驗研究室主任方翼認為,腫瘤細胞如果在體內進行重編程回到IPS細胞,這對人類疾病治療,特別是重大慢性疾病的治療將產生顯著的意義,這也將是未來五到十年的新方向。北京雅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許軍普總結了我國LDT應用的挑戰與機遇,他認為對于腫瘤的精準醫療、分子診斷、伴隨診斷,PCR技術平臺更適合IVE的模式,二代測序更適合LDT的模式,NGS是基于生物信息的一個新的基因測序的方法學平臺。海爾施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子瑜分享了企業在腫瘤精準治療領域的產研創新項目,她表示生物3D打印技術可以為患者取得寶貴的治療時間,達到“替身試藥”的精準醫療目的。奧明基因/奧明生物創始人童云廣從對腫瘤的深入認知,到mRNA藥物的研發,再到利用mRNA藥物、特別是環狀mRNA藥物解決腫瘤免疫逃逸三大方面進行了細致講解。他認為,mRNA可編程藥物對臨床上一些復雜致病因素的腫瘤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接著,國信醫藥CEO宋偉,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副教授謝震,藝妙神州副總裁亓曉溫,賽雋生物聯合創始人顏孫興,漢康資本合伙人張銀成,在主持人松禾資本合伙人楊瑾的主持下,圍繞《從研發到產業-細胞與基因治療的機遇與挑戰》這一主題進行精彩對話。
探索新邊界描繪新藍圖 尋找智慧+新時代下的最優解
當下,正邁入數字健康規范化高質量發展的3.0時代,智慧醫療不斷進行創新融合。在此時代背景下,智慧醫療產業發展的變革有哪些?未來趨勢走向會指向何方?探討在數字技術賦能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的痛點是什么?解決方案又是什么?嘉賓們在智慧醫療產業論壇上進行了精彩的分享與對話。
論壇由安惠投資創始人、董事長、首席投資官張浩棟主持。IEEE?。疲澹欤欤铮?、柏視醫療總裁兼聯席董事長、前西門子北美創新創投總經理徐晨陽認為AI可以在手術器械開發、藥品開發、到最后治療過程的整個復雜流程的所有階段提供加速、提高效率,讓更多癌癥戰斗工具給到醫生手里去拯救病人。百度大健康事業群創新業務負責人兼GBI總經理吳婷婷以GBI現有的基于藥企的全鏈路方案為例,指出GPT技術有四點與醫療健康的發展最相關,一是自然語言理解能力的提升,其次是較少需要人類干預模型構建,第三是強大知識拓展和創造能力,第四是多模態輸入。中科搏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鑫細致介紹了如何發現腦卒中、腦卒中病人所需的監護手段、康復期的腦部功能評價三個方面的創新研究與落地應用。思創醫惠市場品牌中心總經理陳坤提到數字醫療可以持續提升醫療服務的可及性、提高醫療質量和臨床效率,醫療機構在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更多的聚焦??苹2』?、精細化、區域化的數字技術創新和智能應用。中倫律師事務所資深合伙人劉新輝以10個生動的真實案例說明了智慧醫療企業應重視合規的融資和上市,唯有從最一開始就勇敢面對合規法律以及資本市場的諸多挑戰,才能摸索出成本更低的解決方案。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副院長廖洪恩從科研技術角度出發,概述了他對智慧醫療的理解與思考。他希望,從基礎到臨床,再到應用,產學研結合,共同推進創新醫療器械的轉化與發展。圍繞《回歸醫療本質,解決臨床問題——技術變革下的智慧醫療場景落地》,點內科技創始人葛亮,柏視醫療聯合創始人及CEO沈爍,盛鼎投資管理合伙人舒驍,奧咨達醫療器械產業集團董事長張峰,杭州米加健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濤展開了精彩討論。本場圓桌對話由醫和你創始人李倩擔任主持人。
以創新為底色共繪發展新藍海 六大清華系優質項目現場齊開麥
論壇同期舉辦的2023醫藥健康創新項目路演在一方健康谷舉行。路演正式開始前,清華大學技術轉移研究院副院長李冰發表致辭。
君聯資本、普華資本、丹麓資本、荷塘創投、中科八家創投基金、甘李藥業、勝方醫藥、鴻雨翔基、科天科技、南京至臻醫療、極嘉醫療、中國醫療器械協會等15位產研投專家擔任項目評審。水木未來、華夏英泰、拓領博泰、華衛恒源、清輝聯諾、華龕生物6個清華系優質創新項目進行現場推介并與評審溝通交流,現場互動氛圍熱烈。
為期一天的2023健康中國產業領袖論壇圓滿落下帷幕。以創新之力,探尋屬于這個時代的醫療問題最優解;以領袖之勢,引領未來發展重塑產業格局。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